土办法有大用场 铁路安全隐患要会“听”

2015-02-02 10:00:41   点击:
  当你坐着火车唱着歌,行驶在大山深处时,偶尔会看到窗外铁道边,走过一个拿着信号旗,或扛着工具的铁路工人。你是否曾想过,他们在大山
   当你坐着火车唱着歌,行驶在大山深处时,偶尔会看到窗外铁道边,走过一个拿着信号旗,或扛着工具的铁路工人。你是否曾想过,他们在大山深处怎么生活?做着怎样的工作?9月28日,记者来到了重庆的南大门綦江县,沿着川黔铁路,跟着铁路工务段的线路工人们一起生活和工作。防汛看守、维修铁轨、巡道检查……记者在宁静的大山深处,体验他们的平凡与艰辛。


监控山体靠耳朵


9月28日上午9点,我穿上铁路工人的“黄马褂”,来到了成都铁路局重庆工务段、位于川黔铁路K99+600处的綦江县两河口防洪看守点。铁路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湍急的綦江河,而看守点就搭在铁轨旁紧邻綦江河,一间只有6平米左右的活动板房,板房两旁还搭着两个塑料棚,分别用于储物和储水。


“今天又停电了,冰箱只是一个摆设。”45岁的防洪看守工李光利笑着说。他的同事刘建国正在板房里睡觉,他们要在这里呆上4天4夜,直到下一组同事来换班。


在这里,他们要24小时监控这段300米左右危险山体,列车经过时,他们要“迎车”给驾驶员信号,通知前方道路是否安全。李光利和刘建国分了工,每人值守6小时。


见记者观察起山体,李光利笑着说,眼睛是看不出问题的,必须要用耳朵听,石头滚落的沙沙声,才是山体滑坡的前兆。同时还要来回巡查,才能判断山体是否安全。


缺水电喝馊稀饭


由于监控时不能进屋、不能看书看报、不能听收音机……从上午9点到中午12点,3个小时时间里,唯一打发时间的“娱乐项目”只有抽烟,地上的一大堆烟头,可以看出他们对香烟的依赖。


李光利说,抽烟一来可以打发时间,二来可以提神,让自己随时保持清醒。下午两点,刘建国来换班了。由于停电,电磁炉无法使用,二人开始拿出头天用河水做好、有些发馊的稀饭,就着咸菜大口吃起来。由于没通自来水,他们每天只能爬下悬崖,从河里挑水回住地,等沉淀后用来烧水煮饭。我闻了闻发馊的稀饭,面带难色,刘建国打趣地说:“没肉没油,喝这稀饭说不定还会拉肚子,减肥很有效。”看着他们,我咬紧牙,喝下了稀饭。


冒狂风暴雨巡线


晚上9点,突然变天。凄厉的山风裹挟着雨点,夹着一些小石子扑打在我脸上,綦江河也掀起浪头,发出令人心悸的声响。我和李光利穿着雨衣一起走在铁路旁,在这段山体旁紧张地来回巡视。李光利不准我说话,因为他要用耳朵听山体有无异状。


“列车来了,准备迎车。”李光利从对讲机里得知列车即将经过,连忙通知我。于是,我拿出标志着安全的黄色信号旗,站在铁路边等着。当列车从身边安全驶过时,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


雨很快停了下来,总算熬过来了,但惊恐过度的我一夜未眠。


35岁的伍家俊,是川黔铁路镇紫街车站巡养组班长。他说:“我们每天都要检测轨距,按"加6减4"的标准操作。根据国标,两条平行轨道间距1435毫米,检修后,两条平行轨道之间的距离必须在1441毫米与1432毫米之间,才能保证火车安全行驶。每隔4根枕木,需要测量一次。”


弯腰、将测轨器安放在两轨之间、读数……几个简单动作,短短100米检测,我就花了1小时。然而,伍家俊他们每天一干就是几公里。


“你顺着铁轨看,是否有起伏?”确认没有火车经过后,伍家俊趴在两轨之间,脸几乎贴在铁轨上,一边看一边说。我学着他的样子,用肉眼观察发现,前端铁轨接缝处有沉降。于是,伍家俊教我将起伏处的道渣刨除一部分,塞入千斤顶。然后,用千斤顶撬起下沉的铁轨。确认平行后,打燃直捣机,打紧道渣,确保铁轨不会再沉下。几分钟下来,我的虎口被直捣机震得发麻。伍家俊笑着说:“我们早就习惯了。”


给乘客捎话:莫乱扔垃圾


今年28岁的魏国冬是镇紫街工区的巡道工。“我们的工作主要是看铁轨螺丝是否松动、有无杂物、路基石是否垮塌等。”魏国冬说。我把装着各种工具的背篼背上,跟着他开始巡道。


魏国冬上午8点从镇紫街车站出发,往两河口方向走,来回7公里,12点左右回车站。午饭后往赶水方向走。每天14公里的路程,对他来说早已习惯,而我的双脚却磨出了血泡。


我曾问伍家俊,一年之中什么时候比较轻松?“没有轻松的时候,想要每个月能回家一次看老婆,还要看老天的脸色。”伍家俊笑着回答。


这群重庆汉子,从心底热爱着他们守护的铁路。临走时,他们对我说:“记者兄弟,我们的工作很普通,没什么值得报道的。如果要报道,那就呼吁旅客不要往窗外乱扔垃圾,村民不要横穿铁路,不能破坏铁路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