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有关中国奶业国标被大企业绑架,成为全球最低标准的新闻被越炒越热。有关专家指出,去年6月开始执行的中国奶业标准为国际最低标准,在蛋白质含量方面低于发达国家,而菌落总数标准却超过欧盟二十倍。而造就这部标准的正是国内两家知名的奶业企业。
回过头来,我们将目光放在标准缺失的安防行业。在这里,由大企业牵头制定的标准也并不在少数。
一直以来,安防行业的标准缺失都是困扰其发展的瓶颈之一,也正因此,近年来有关的各种地方标准,甚至国家标准都在陆续被发布执行。我们看到,在安防行业中,无论是地方标准还是国家标准,大型企业的身影都挥之不去,这一方面是因为大企业具备良好的科研力量,对标准的制定能提供切实的技术数据;在另一方面,大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够成为市场的主流,使之更能了解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这也正是标准制定中总不缺乏大型企业的原因,毕竟单纯的由国家机构和学者制定的标准是很难切合行业及市场的现实状况的。
可是,正如开文所说,大企业参与制定标准有其利在,也有其弊。在制定的过程中,大企业依仗自身的技术力量和市场情况会将标准的利益天平超自身来倾斜。在去年12月1日开始执行的公共广播国标中,就有企业及媒体质疑国标的主要制定企业有携标准拓市场的嫌疑。即使最近发布的SVAC标准也由于其主要起草单位为国内视频产品知名企业,而遭到其他企业的质疑和抵触,有企业甚至直言该标准完全是为推行起草方产品或技术而制定,忽略了其他安防企业目前的市场和产品。对此,笔者认为制定起草企业并非都有“绑架标准”的行为,但整个标准制定过程的不透明使得其他企业对标准的公正性难免不予以怀疑。
为行业制定标准绝对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好事,它有利于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可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是,在制定标准的同时,一定要结合当前的市场行为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轨迹,科学,大众的制定有价值的标准。标准的制定不是几家企业,几个学者闭家“苦练”三载就能横行天下的。广泛的听取业内意见,公开,透明的采纳各方提议,开诚布公、开明纳谏,制定真正有价值,有内容的标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