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处于起步阶段之时,中国已初步具备了一定产业化规模基础。刘海涛认为,尤其在物联网市场应用技术瓶颈上,其团队担任国际物联网标准工作组期间,所提出的标准体系、系统架构等67项核心提案被国际标准组织采纳,数量居全球首位,也因此为中国物联网产业在国际标准上赢得了垄断性话语权。
十二五规划就提出了加速物联网标准的制定与完善
加快构建标准体系是十二五中国物联网主要任务之一: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保障重点、急用先行的原则,建立高效的标准协调机制,积极推动自主技术标准的国际化,逐步完善物联网标准体系。
1、加速完成标准体系框架的建设。全面梳理感知技术、网络通信、应用服务及安全保障等领域的国内外相关标准,做好整体布局和顶层设计,加快构建层次分明的物联网标准体系框架,明确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急需标准和重点标准。
2、积极推进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重点支持物联网系统架构等总体标准的研究,加快制定物联网标识和解析、应用接口、数据格式、信息安全、网络管理等基础共性标准,大力推进智能传感器、超高频和微波RFID、传感器网络、M2M、服务支撑等关键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
3、大力开展重点行业应用标准的研制。面向重点行业需求,依托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形成以应用示范带动标准研制和推广的机制,做好物联网相关行业标准的研制,形成一系列具有推广价值的应用标准。
作为物联网发展的一大试点,国务院对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寄予了较高期望,并希望打造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传感网创新示范区。
据了解,目前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内已集聚物联网重点研发机构32家。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已先后承担各类研发项目近900项,牵头和参与制订物联网国际标准9项,国家标准12项;物联网从业人员突破10万人,实现产业化的企业达608家。在江苏全市竣工和在建的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共93个。
另外,江苏省也将物联网作为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重点发展,明确了到2012年无锡市物联网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2015年达2500亿元的发展目标。
作为物联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信运营商也在加紧布局。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认为,车联网和以远程医疗、个人健康监护为主的移动健康将是通信行业在物联网领域的两大发展机遇,目前移动研究院也正在着手相关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