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升级 智慧城市成立足点

2015-02-02 10:12:09   点击:
  日前,据媒体报道,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已进入专家评审阶段,距离出台已进入倒计时,规划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建设、生态环境建设


  日前,据媒体报道,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已进入专家评审阶段,距离出台已进入倒计时,规划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监管等。在基础设施一体化方面,交通建设主要围绕北京新机场建设展开,同时,“一体化”还需考虑生态格局建设和协调发展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京津冀一体化作为国家战略,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开局,在顶层设计下将突破历史行政体制差异和协调机制缺乏的限制,进程将提速。新型城镇化推出正逢其时,将保障未来经济的适速增长。京津冀作为新型城镇化中东部重要的城市载体,从全局看其一体化进程将作为区域发展的示范,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开局。从其自身看,受制行政体制差异及协调机制的缺乏,一直滞后于长三角城市群,最需提升优化。


  作为首都的北京目前面临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要素成本快速上升等制约,已经到了必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空间结构优化、环境质量提升的阶段。因此京津冀作为城镇化第一枪必须打响,目前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未来在顶层设计的推动下将加速。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4年2月26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发展环渤海经济圈,特别是京津冀地区的发展,日前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也强调要优化提升东部地区京津冀、长 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这三个城市群的发展。因此可以预见,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在顶层设计的推动下将突破之前行政体制的差异及协调机制缺乏的限制,接下来落实将加速。


   、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规划更是明确了有关慧城市建设方向的六项指标,其中包括信息网络宽带化、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以及社会治理精细化。


  可以预见,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智慧城市有望全面开花。其中,智慧交通和智慧环保将成为两大重点领域。


  据悉,根据正在编制的北京市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规划目标,到2020年,计划形成京津冀9000公里的高速公路网和主要城市3小时公路交通圈,9500公里的铁路网和主要城市1小时城际铁路交通圈,实现首都国际机场1亿人次乘客目标和北京第二机场一期工程投入使用。


  日前,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部长杨传堂也强调,要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大背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战略和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大方向出发,加快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


  他还指出,要将京津冀区域打造成为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先行区,充分借鉴世界级城市群交通运输发展的先进经验,率先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有机协调发展,加快形成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努力推动京津冀交通运输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


  在生态环境方面,京津冀地区一直是我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2013年排名中,除河北省7个城市外,天津和北京也紧随其后分别排在第11和13位。河北雾霾,京津遭殃——这已成污染规律,尽管北京在政策执行的严格程度及大手笔投入方面,远优于河北,但北京和天津作为直辖市,面积十分有限,两市完全被河北省环绕其中。若在治霾方面无法做到京津冀一体化,京津的巨额投入会被河北的污染消化殆尽。


  大量的研究和数据表明,北京的环境污染问题,必须要从京津冀整个区域着手,甚至于加上山东、山西、内蒙古等省、自治区。


  河北省在对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实行关停、整改的同时,运用科技手段分析雾霾成因、管理污染源。治理大气污染,首先要了解污染物,为此,京津冀三地进行了紧密合作。在石家庄市,三地就利用石家庄市电视塔开展了大气梯度监测,这也是全国首家投入使用的大气梯度监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