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目前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在“十二五”规划中,即便在发展绿色能源的大前提下,石油石化产业的发展仍然保持着持续增长的势头,除了作为能源使用之外,如今,几乎所有的化工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都需要从石油中获得基本化合物,如染料、油漆、药物、清洁剂等。由此可见,中国经济目前要确保高速的发展,仍然离不开石油,石油石化行业仍然是国家重点关注的行业之一。
然而在石油石化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频发的石油事件,给石油石化行业安防带来了强大的挑战。2005年11月,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且对松花江造成了污染。当时有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人民币;2010年7月16日和9月7日,大连新港地区附近发生连续2次发生爆炸事故;2010年9月7日,抚顺石油三厂芳烃车间P—308热油泵由于密封泄漏发生起火;2011年1月19日,中石油抚顺石化公司发生了一起“闪爆”事故,造成3人死亡28人受伤。
“伴油如伴虎”,石油石化行业无论从上游的采集到中游的冶炼、输送最后到下游的加油站,无一例外的都是高危行业,任何一点小火花,都能够酿成一场悲剧。博世(上海)安保有限公司高级业务拓展经理艾迪洱(EveraersTheo)表示:“石油石化行业有很多易燃、易爆的区域,装置分布广泛,生产工艺复杂,工作人员众多,是一个高风险的场所,一些微小的事故就会引发重大的事故,如爆炸与有毒有害气体泄漏,这同时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损失的不仅是资产本身,还要为次生的灾害付出更大代价。”
据了解,在石油石化行业造成事故的多为生产操作失误,而在生产出现问题的时候,生产管理部门无法与保卫部门及时取得配合,积极防止灾害的发生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党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把安全摆在与资源、环境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强调“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安全发展指导原则的确立,迫切要求以石油化学工业企业转变安全生产管理观念,创新发展安全管理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成果,通过信息化手段改善安全生产状况,实现生产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从2005年开始,大港油田通过试验、示范、全面推广,到实现了油水井生产实时采集、实时计算、实时诊断、实时优化、实时发布、实时控制,并在2007年被确立为“港西模式”,数字化油田的概念逐渐被石油石化行业内的人士所接受。同时,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集团的关注下,不仅仅在油田,炼化厂、管道、运油车、加油站都开始了数字化的安防与生产管理整合的浪潮。
数字化进程渐起波澜
石油石化行业的高危性一直是人们所重视的,因此石油石化行业在对安防的投入上,资金一直是很充裕的,大部分的企业都有了基本的安防系统,以
的要求又很高,前端设备基本不会等到不能用才会淘汰,这样就形成了石油石化行业安防系统的特点:系统周期长,技术跨度大。
数字化,一步到位并不易
虽然有集团相关的文件作推动,让石油石化企业接受数字化系统仍然并不容易,设计院、用户他们更关心数字化的技术与模拟相比先进在哪些方面?如何解决现有模拟系统不能解决的问题?最后才是数字化技术是否能够给企业带来好处。石油石化行业用户最关心并不是数字化能够为他节约多少成本、减少多少人力,而是数字化能否比模拟更能够及早发现和预防危机的发生,另外,安防系统并不是石油石化企业在生产运营中的主要业务,企业并不想投入过多精力进行新技术的调试与应用。
而作为工程商来说,他们更多考虑的是采用数字化的方案或数字化的监控产品,对工程的集成、维护、安装实施,包括后期的费用会带来怎样的优点和好处。模拟的产品被工程师使用了很多年,已经充分熟悉。而采用数字技术,对工程师来说,实施、维护和保修,包括后期维护成本投入能否比模拟的产品产生更大的利润,成为他们关心的问题。同时,在石油石化行业原来的模拟系统,已经有成熟的安全体系认证,防爆的体系规范和认证,而采用数字化设备,会不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也是工程商所担心的。
有的石油石化行业的集成商坦言,石油石化行业未来将朝着高清数字化方向发展,这毋庸置疑。但目前知名品牌模拟摄像机的相关技术指标也很好,能够满足炼油厂的需求,另外,很多厂家,尤其是国外的大厂家仍没有放弃对模拟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说明模拟产品在现阶段还有其存在的优势。而数字化产品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数字化设备的很多功能都需要通过软件来实现,一旦软件出了问题,整套系统就有可能瘫痪掉。石油石化行业用户多年对模拟产品的应用,对模拟产品的可靠性有很深的认知,比较信赖。
“过渡期”这是对目前石油石化行业安防系统最准确的概括,全数字化的项目数量仍然很少,绝大多数项目仍然以模拟系统向数模混合性系统进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