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标准良莠不齐 企业存浑水摸鱼情况

2015-02-02 09:59:56   点击:
  云计算无疑是近两年IT领域最热门的词汇。产业的超常规发展,已使相关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出现了滞后。事实上,到现在为止,全球范围都还

  “云计算”无疑是近两年IT领域最热门的词汇。产业的超常规发展,已使相关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出现了滞后。事实上,到现在为止,全球范围都还没有出台一个公认的云计算标准。出于商业目的,不少企业自行发布的云计算定义有些“自说自话”,让人感觉“云里雾里”。


  云计算标准不统一


  目前,国内相关云计算的定义不下于二十种,例如,微博、社交网络等互联网服务能不能被纳入“云计算”范畴,不同领域的专家尚未达成一致的看法。


  “云计算标准的不统一对这一工作的实际推进影响很大。”上海软件促进中心合作拓展部部长徐宜领表示,政府首先需要搞清楚“什么是云计算企业”,但实际工作中这个很难说清楚。


  此前由于云计算认定标准过于模糊,许多似是而非的云计算企业争相戴上云计算的帽子以争取扶持。上海兆民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雷州向记者举例谈到,云计算缺乏统一的标准给企业带来很多不便,“这就好像几个人坐在一起打麻将,有的人要打四川麻将,有的人要打上海麻将,由于标准不统一,大家总是玩不到一起去”。该公司加入了上海的云海联盟,目前正在参与国家和上海云计算标准的制定。


  地方政府:新一轮的政绩工具


  云计算已被国家列入“十二五:规划,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然而,各地政府为了显示政绩,不顾当地实际情况,纷纷上马云计算项目,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资源浪费。


  同时,国内目前已经建设的云计算中心多由政府主导,不是致力于解决云计算难题,而往往是新划地盖楼或者是买成堆的硬件。


  此外,由于国内云计算领域的混乱情况和业内对云计算认定标准不统一,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往往把一些不算云计算的企业纳入到云计算的产值中。


  企业混水摸鱼 “不知所云”


  在产业升级的号角下,云计算近年来成为不少地方政府的宠儿。以上海为例,2010年8月17日,上海发布了扶持云计算产业发展的“云海计划”,提出3年内培育10家在国内年经营收入超过亿元的云计算企业,推动百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向云计算服务转型,带动信息服务业新增经营收入千亿元。


  为配套这一计划,上海拿出了不小的力度对云计算企业进行扶持,无论是市级财政还是各级区级财政,都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配套扶持云计算企业。一些和云计算关联不大的企业,则往往争相戴上云计算的帽子,换取政府的扶持,或者在外把自己包装成云计算公司,一些本来和云计算关联不大的企业变成一些地方招商引资的“香饽饽”。


  缺乏标准,已使云计算出现了一定的泡沫。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告诉记者,由于各地政府争相为云计算产业出台优惠政策,一些企业因此想方设法打出“云”旗号,部分园区不明就里,草率地招商引资,使云计算似乎成了包罗万象的“大筐”。


  缺乏商业模式 前景令人担忧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内一些所谓的云计算运营中心缺乏商业模式,有的连电费都赚不回来,而另一些所谓的云计算项目圈了大片的土地,演变成变相的房地产项目。而一些大的跨国厂商,则到处鼓吹云计算带来的好处,借机兜售自己昂贵的硬件产品。


  此外,由于标准不统一,现在进入“公有云”服务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此他们这样的企业将更多地将目光放在“私有云”上,目前该公司正帮助一些矿山开发基于 的私有云。“作为企业来说,我们等不起,就算云计算标准没出台,我们也要先做生意。”雷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