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驾车,右手袭胸,超速行驶……8月21日晚,网络上一张车牌“川BY0008”的小车超速被拍的监控照片被疯狂转发,车内算不算私人空间?监控照片是如何流出?开车时摸胸算不算危险驾驶?随着事件的发展,公共安全、隐私、道德等问题开始被更多网友关注,并引发激烈讨论,对此事,绵阳警方表示已立案调查。
在警方介入调查的同时,当事人邓某也站出来“自证清白”:照片是被PS过的,是竞争对手所为;至于交通违章照外流,“交警不应该这样做”。邓某此话至少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摸胸”照片是假的;二是即便是超速违章,也不该把照片传到网上。
而邓某之说又与交警方提供的一些证据存在出入:通过交警内网查询系统,发现邓某近年有多起交通违法记录,点开记录,都能看到当时的违法照片;但“摸胸”超速抓拍的3张,均无法查看。
这难免叫人奇怪,邓某自己承认曾于某时某地超速,交警内网却偏偏没有当天记录,而当地又“无权删除内网上的照片”,疑问便落在“邓某在说谎?”,否则,合理的解释只能是有权删除内网照片者出于某种原因把照片弄没了。如果是前者,似乎有悖常理,大概没有一个正常人会无中生有地说自己交通违法了。
当然,不管问题在哪,警方破案的思路是相当清晰了,即尽快鉴定照片真伪,然后对应真伪找到“摸胸”照片来源。而鉴定照片真伪的工作成果应明确回答两个问题:一是邓某的“摸胸”举动是否系PS;二是抓拍超速的照片是否为真的。前者可证明邓某是否清白,后者则用于是否可追究交警方责任——如果照片是他人窃取并传播,交警方当承担保管不善之责;如果交警部门有意公开,则可能构成侵权。
面对“摸胸”照片的疯传,多数网民并未附和发图者的低级趣味,也未揶揄“摸胸哥”的惊人之举,而是对侵犯他人隐私予以质疑乃至谴责。应该说,车内属于私人空间已成共识,也正因如此,广东等地为了保护公民的隐私,交警部门拍摄超速时仅仅拍摄车牌和车的整体情况。当然,即便很多地方都能拍到车内状况,但照片内容也只能被特定群体所知见,而非所有人,否则也就谈不上“确保公众的个人信息不受侵害”。
或许正因如此,“摸胸”照片引发广泛争议的方向不在于“摸胸哥”的行为是否出格,而在于发图者是否侵犯了公民的隐私。这种争论是有益的,也是公民理性的体现。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社会正在步入一个为公共安全而构建的“监控时代”。几乎每一个城市,摄像头都越来越多。密密麻麻的摄像头在很大程度上威慑或帮助打击违法犯罪,给公共领域增加安全感,但同时又常给活动在摄像头下的人们带来不自在、不安全感,甚至会造成部分人感觉自我心理边界受到侵犯。
这也是人们呼吁警方一定要搞清“摸胸”照片来源的根本所在,毕竟,很多人不仅仅害怕照片被PS,更为担心的是行使监督公共利益或公共空间的权力者,因缺乏有力的监督和限制,反过来侵害公民隐私。借用一位学者的话说,我们并不一定会选择在开车时“摸胸”,但我们却不能失去这一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