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奶门”是无心之失还是监管缺位

2015-02-02 10:00:00   点击:
  被摄像头盯着的感觉不舒服  即将升高三的小夏对于教室后面一个半球形的东西并不十分待见,因为这好像总有一种被盯着的感觉。  经常

  被摄像头“盯着”的感觉不舒服


  即将升高三的小夏对于教室后面一个半球形的东西并不十分待见,因为这好像总有一种被“盯着”的感觉。


  “经常一个星期或一个月后,会有一些同学被班主任喊去谈话,因为他们上课搞小动作,或者不认真听课,或者睡觉。”小夏说,“我不喜欢学校在教室里安装摄像头,摄像头可以安装在校园里、楼道里,但不能安在教室里,这虽然整顿了课堂纪律,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小夏觉得,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监控侵犯了学生的隐私。处于被监视的状态下,他上课的感觉总是怪怪的,某些时候会感觉总有作秀或掩饰的成分。


  无独有偶,在某钢结构工程公司工作的小王同样对于公司的 的有的是公司单位的,也有私人做生意的,家庭来买的也不少。这些监控设备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安装技术也日趋大众化,简便易行。


  相关专家表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社会信任感并不高,出于安全的考虑,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达到自身的这种需求,这在客观上为监控器的存在和使用提供了市场。然而,如何规范使用这些电子监控设备却是一个难题。公众担心的是,如何保证监控设备发挥其本来应有的作用,而不是关注普通人的隐私?


  采访中一位市民告诉记者,自身所在的小区中有一户二楼的人家在楼外安装了一个摄像头,很多居民对此就表示担心,“我们的行踪岂不被监控的一清二楚?”后来小区的居民集体表示抗议。迫于压力下,最终那家住户把摄像头撤了下来。


  尽管在公共场合安装摄像头得到了大部分受访者的认可,很多居民对于监控器的作用也持肯定态度,但是人们担心的是因为高密度的监控而带来的“误伤”。如何在个人隐私和公共权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又爱又怕”成为一些人对于监控设备的真实写照。


  


  “监控者”同样需要监管


  “监控设备在打击犯罪、维持社会秩序以及社会管理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山东法杰律师事务所主任张行进告诉记者,“但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会利用监控设备对他人的隐私造成侵害,但对于监控设备的使用、监管等,法律上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监控设备的使用。”


  采访中,一位市民告诉记者,一个小小摄像头本身并没有错,在某种意义上是科技进步的表现,但是它却引发了监控设备与隐私侵犯之间的讨论,对于这种弊端的造成,不是由于监控设备本身造成的,其根源在使用者身上。诸如网上令人咋舌的“偷拍”照片,这既与监控设备被滥用有关,同时也与监控者自身的素质不无关系。“一方面,存在使用者动机不良的情况,恶意侵犯他人隐私;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考虑不周或其他原因而相应产生的负面影响,但这些并非不可避免。”这位市民说。


  有关专家表示,一方面要加强对于监控设备的销售、安装和使用的监管,同时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同时加强对“监控者”的监管,以避免“误伤”带来个人隐私的泄露。既要保证监控设备安装的正当性,又要保证使用过程的正当性,对于监控资料的使用和管理更应当有严格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