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春天

2015-03-11 10:26:21   来源:中国公共安全   点击: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当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期,快速推进的城市化将波及中国所有城市。短短数十年内中国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所说:“中国的城市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是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的两大关键性因素。”

  信息化革命是新技术革命中的核心内容,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发展的最重要特征,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经济、社会、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的发展进程。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革命方兴未艾,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经济风起云涌,智能终端日益普及,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7年,欧盟率先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设想。2008年,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的新理念,引起了美国和全球的关注。2009年2月,在北京召开的IBM论坛上,IBM以“点亮智慧的地球,建设智慧的中国”为主题,推广智慧地球的理念并建议优先建设智慧的电力、智慧的医疗、智慧的城市、智慧的交通、智慧的供应链、智慧的银行等六大行业,并抓住机遇,在中国陆续召开了 20多场智慧城市研讨会。自此,智慧城市的热潮逐步兴起。笔者梳理了近几年国家层面出台的关于信息化和智慧城市的文件,以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关于信息化和智慧城市的论述,以期为从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研究的人员提供参考。


  2011年3月,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2012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提出“要提高社会管理和城市运行信息化水平,建立全面覆盖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推广网络化管理模式,加快实施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试点示范,引导智慧城市建设健康发展。”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013年2月,国务院出台《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7号),提出要“应用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城市,要加强统筹、注重效果、突出特色”。


  2013年7月,在中国信息化进程报告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在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地方意见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并已报请国务院发布。《意见》提出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坚持试点先行,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坚持机制创新,协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目标是基础设施更加智能,公共服务更加便捷,社会管理更加精细,生态环境更加宜居,产业体系更加优化。《意见》提出要建设一批各具特色、成效显着、具有示范效应的智慧城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保护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健全政策机制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为我国城市转型发展提供新模式。